連明偉立身講台,在第一線華文教育現場看到種種怪現狀:孩子們學的是華文,但生活中使用的是英文混雜土語泰加洛話,且耳濡目染了上一代因經濟優勢而對在地菲人施暴或蔑視。而他也發現,自己在無形中正沿襲,或默許這一切。他總結教學狀況是:「人與人的互動充滿良善,卻同時有不知自己隱藏惡意的良善,不可言喻的權力位階正縮影於此。」

他說:「對於東南亞的陌生,其實可以擴大稱為對於他者的陌生,這應該是生於島國台灣一輩的共同背景。」連明偉帶領我們跨越的,其實是台灣人的心理疆界,《番茄街游擊戰》不只是小說家個人書寫的長征,也是台灣小說朝域外探勘的新一步。

連明偉進一步提到:「若不是選擇菲律賓,而是書寫其他地方,之於『我是誰』這個問車貸題會有什麼回應?思及此,我彷彿看到生在台灣的華人與其他流竄生衍的各族華人,在我面前立體了起來。」

因為教育替代役的緣故,2010年負債整合房屋貸款初連明偉被派往菲律賓奎松市尚愛中學擔任中文教師。小說中,街道一逢大雨則變成河,孩子們造了條船穿越半座城市,這並不是什麼魔幻寫實,在首都馬尼拉,這是日常街景的一部分。污泥與積水中所浮現的,正是菲律賓社會的現實:貧富差距懸殊,階級難以翻轉,這又豈是一葉輕舟能渡?



收錄3則中篇小說、歷時5年始面市的《番茄街游擊戰》,同名中篇曾獲首屆台積電文學賞。1983年出生,名字屢屢出現在台灣各大文學獎得獎名單上的宜蘭子弟連明偉,為什麼選擇以菲律賓為背景的番茄街,作為文學的啟航站?

內容來自YAHOO新信用貸款

《番茄街游擊戰》書中3個故事皆以遷移家庭中的孩子為主角。〈番茄街游擊戰〉與〈我的黃皮膚哥哥〉藉由就讀華文學校的孩子各自描述一段夏日成長史,或涉入綁架案、或發現自己身世祕密(我是買來的?「換取的孩子」?),背後凸顯的是華人移民置身菲律賓社會中,百年夾纏難以解開的結──在菲律賓,華人雖然占總人口數的20%,卻是經濟發展上關鍵的一群。貧富差距帶出的歧視,價值觀殊異產生的隔閡,游擊戰在看不見的地方開打。〈情人們〉則彷彿菲律賓版《海上花》,小旅館裡開起大妓院,奶奶爺爺全上陣。小說中的男孩不只好奇「我是誰?」,連「我該是男孩還女孩?」都變來變去,族群議題加碼性別問題,「身分認同」在3篇小說中被徹底拆解。連明偉自述:「我把在菲律賓所觀察、所感悟的母題寫入小說,其中包含身體、性別、種族、國家與文化。」、「而『我是誰』,是3部小說中必然面對的母題。」

這也是為什麼《番茄街游擊戰》選擇以少年視角出發的原因吧。連明偉說:「以孩子為主角,一方面是因為自己長不大,另一方面是認為孩子擁有未被定型的可能,故能迂迴或強硬地進行對抗。」孩子們都在尋找自己的形狀,一方面則對抗已被捏塑的形狀,小說中的孩子,以及小說外的書寫者自己,都正努力成長。

中國時報【陳?青(作家)】

極目遠望,連明偉所凝視的菲律賓黑暗之心,卻隱然浮現台灣島的輪廓。在不同的地理與歷史因素下,台灣島上的我們何嘗不曾有過類同的疑慮?「我是誰?」、「我要往哪裡去?」,連明偉帶我們做了一次最遠又最近的飛躍,從島至島,從我們之中的他者,到他者之中的我們。

書 人物-最遠又最近的飛躍 連明偉與他的番茄街游擊戰

新聞來源http債務協商s://tw.news.yahoo.com/書-人物-最遠又最近的飛躍-連明偉與他的番茄街游擊戰-215005307.html

EE5135168C7D8E3D
arrow
arrow

    r13zt5lhr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